美文示范
长宁两条马路入选市级Citywalk路线~
云体育app链接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据赛事主办方消息,11月6日,历时一周的“2024中国攀岩联赛(浙江·绍兴柯桥站)暨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在杭州亚运会攀岩比赛场馆羊山攀岩中心落幕,联赛男、女子速度和两项全能4个项目,以及青锦赛三个年龄段的男女子速度、攀石、难度和两项全能24个项目共计28个项目桂冠各归其主。
在奥运选手潘愚非和张悦彤以及多名世青赛冠军参赛的情况下,持续7天的赛事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攀岩盛宴。在男子速度项目上,来自上海的赵一程、江西的黄敬杰和云南的李旭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在女子速度项目上,来自重庆的范竞月、江西的郭炜利和云南的汪生艳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在男子两项全能项目上,来自湖北的潘愚非、广东的姚晋伟、重庆的梅渝坪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在女子两项全能项目上,广东的李美妮、江苏的俞辰萱和广东的张悦彤分别获得冠、亚、季军。
15岁的世青赛速度冠军赵一程在第三十一届全国攀岩锦标赛上首次夺得全国冠军后,战胜龙见国、李旭、黄敬杰等国内众多速度项目好手,获得自己第一个联赛冠军;通过跨界跨项选材转练攀岩的19岁范竞月也是首次夺得女子速度项目全国冠军。两位“10后”选手李美妮、俞辰萱,在9月的全国攀岩锦标赛上分获女子两项全能冠、亚军后,延续了强劲势头,在本次比赛中战胜了奥运选手张悦彤,再次分获女子两项全能项目冠、亚军。
作为全国攀岩后备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检验方式和选拔渠道,此次赛事吸引了国内各个项目优秀选手参赛,包括今年世青赛U18女子速度冠军蒙世雪、U20女子速度冠军牟玉菊、U16女子攀石冠军李美妮、U16女子难度亚军俞辰萱。为了让国内更多的青少年运动员能够体验国际顶级攀岩场地的魅力,今年的比赛场地放在了柯桥的攀岩亚运场馆。来自全国各地18支队伍、2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分为U16(14—15岁)、U18(16—17岁)、U20(18—19岁)3个年龄组。
在“入奥”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对攀岩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这在比赛成绩中也充分体现出来——在所有参赛的18支队伍中,有15支队伍的队员登上了领奖台,10支队伍共获得24个项目的冠军,其中广东获得7枚金牌,包括A组男子速度、难度、攀石、两项全能4个冠军和B组女子难度、攀石、两项全能3个冠军;浙江获得6枚金牌,包括青年组男子难度、攀石、两项全能3个冠军,A组女子攀石和两项全能冠军以及B组女子速度冠军;湖南获得3枚金牌,包括青年组女子难度、攀石、两项全能3个冠军;香港代表队获得2枚金牌,包括B组男子攀石冠军和两项全能冠军;有6支队伍各获得一枚金牌,包括北京获得B组男子速度冠军、贵州获得青年组女子速度冠军、江苏获得B组男子难度冠军、山东获得青年组男子速度冠军、上海获得A组女子难度冠军、云南获得A组女子速度冠军。
为了让优秀青少年选手积累大赛经验、提升竞技水平,本届青锦赛允许在全国青少年攀岩公开赛、U系列攀岩联赛U13组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参加B组别比赛;因此,U16组参赛人数最多,有103人,年龄最小的是12岁,最大的是15岁。13岁的江苏选手朱成彬在男子难度决赛中夺冠,并获得该组别两项全能的亚军;同是13岁的广东选手谭有恬则战胜李美妮、俞辰萱等选手夺得女子难度赛冠军,并在女子攀石项目获得亚军,同时也获得了该组别女子两项全能项目冠军;而来自上海的13岁选手黄鹤鸣则取得男子攀石项目季军。
主办方介绍,柯桥区依托体教融合机制,广泛开展“攀岩运动进校园”活动,扩大攀岩运动参与人口,加大业余训练保障力度,培养输送了如毛京京、林嘉怡等一批攀岩运动人才。而随着攀岩世界杯、攀岩联赛等国际国内赛事的不断举办,全方位展示了柯桥丰富的运动休闲资源、高涨的全民健身热情,攀岩运动正在成为柯桥体育事业的特色品牌和柯桥城市的亮丽风景。
云体育app链接
打开电脑,登录自研的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多地师生“同上一堂课”时的留言,从中获得教研反馈,是民革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秋玲的日常工作之一。近两年,她带着团队已多次进行“云端共上一堂课”的教研实践。不断投入“云课堂”教学的,还有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坐”在课堂里,可能随时发言。
相隔千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同学一篇文章,如何学会有效阅读与多元思考,并通过不同学校教师的指点、同学互评的方式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举行的“数智启未来:GenAI重塑北京基础教育教学现场会”上,张秋玲以广东、云南两省三所学校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同上一堂课为例,还原了上课情景。
整堂课前12分钟,广东实验中学教师梁诗咏点评了三所学校学生写的作文《边城》云体育app链接,并给出了角度多样化、描绘具体、展现思考深度的修改意见;中间22分钟,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教师俞贤通过讲解、组织学生线上线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认识,从不同角度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明确修改内容;后25分钟,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教师江梅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她提醒学生:要基于现实生活经历,将自我的社会理想诉诸笔端,加入理性思考。
哈萨克族学生阿依达娜讲述了她父亲好友的经历。这位能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哈萨克族人,牵着小马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合影,交了很多朋友。他开设摊位,推销家乡奶制品,收入可观。阿依达娜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仅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减少语言障碍,增强民族凝聚力;还能降低跨地区交流的成本,带来经济收益。”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练习普通话。一位哈萨克族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模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的发音,参加学校的普通话角,坚持用普通话与家人对话……看似简单的日常,却是他普通话水平稳步提升的基石。他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云体育app链接,“学习普通话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更是理解和融入中华文化的过程。”
天津大学团委青年教师王亚昆介绍,学校2017年开发出“智慧空间站”云课堂,并已在天津大学定点支教地区之一新疆布尔津多次开展。在设计主题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期“云课堂”时,学校考虑了新疆的地理位置,以及全国推广普通话周的时间节点。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获邀“说普通话”,带动多地师生加入交流和讨论,从而使各民族学生更能体会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意义。
这样的“云课堂”不止一次由天津大学发起。在今年10月的“让传统‘活’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共情的民俗生活文化共同体”课堂上,天津大学教师刘垚瑶将140件国家非遗带入课堂,启发学生与老师畅聊布尔津县所在阿尔泰地区的民俗文化,如叼羊、沃尔铁克、阿依特斯、姑娘追等;天津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书记钱静茹结合自己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学习的经历,与支教团成员邀请非遗传承人“云端授课”,将浙江瑞安木活字、佛山木版年画复现于布尔津县初级中学。